问题 | 抽逃出资罪司法实践与罪名分析 |
释义 | 抽逃出资罪的主旨:该罪的构成条件包括:犯罪客体为国家工商管理制度和相关权益;主体为公司发起人或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或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且具有巨大数额、严重后果或其他严重情节;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行为。 法律分析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抽逃出资罪: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 2.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4.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拓展延伸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刑罚与法律适用 抽逃出资罪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欺诈、偷逃等手段将资金或财产转移至境外,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有抽逃出资的行为,有明确的转移资金或财产的目的,且该行为严重损害国家或社会利益。根据不同情节,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可从罚金到有期徒刑不等。在司法实践中,对抽逃出资罪的定性和量刑常涉及到罪名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同时,法律适用方面也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保对抽逃出资罪的追究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结语 抽逃出资罪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欺诈、偷逃等手段将资金或财产转移至境外,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违反公司法规定、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严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抽逃出资罪的定性和量刑需考虑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法律适用方面应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保对抽逃出资罪的追究符合法律规定和精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 份 发 行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公司发行新股,可以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定其作价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五条 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认股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八十六条所列事项,由认股人填写认购股数、金额、住所,并签名、盖章。认股人按照所认购股数缴纳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 份 发 行 第一百三十一条 国务院可以对公司发行本法规定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份,另行作出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