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核定税额的相关规定
释义
    法律分析:亦称“核定应纳税额”,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额。正常情况下,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其经营情况连续记录在案,然后根据财务会计记录核算其应纳税额。但是,如果纳税人不能、没有提供有关经营记录的,或提供虚假经营记录的,税务机关可根据一定的标准,核定其应纳税额,保证纳税人足额上缴应纳税额,防止偷逃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征管法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征管法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虽然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4)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5)对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4 7: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