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多长时间
释义
    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判七年有期徒刑。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2、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4、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相关罪行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处罚。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1、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2、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4、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5、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6、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7、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8、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