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妨碍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释义
    妨碍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是:
    1、保护的法益不同。前者要保护的法益是国家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活动,后者则是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管理规定和公共卫生安全;
    2、行为方式不同。前者必须是暴力、威胁方法,后者既可以是暴力、威胁方法,也可是非暴力、威胁方法;
    3、犯罪样态不同。前者只能是积极的作为形式,后者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形式,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形式;
    4、构成要件行为不同。前者表现为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后者表现为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严重传播危险的行为。
    综上所述,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但应加以限制,因为本罪要求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因此从“结果无价值”角度看,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感染也不属于疑似病人,即便存在拒绝执行防控措施的行为,但不可能造成上述严重后果或危险,应当排除在本罪之外;实际上,这也是在本罪主体上进行的初步排除限制。《意见》中规定的“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较容易认定,根据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权威机构的诊断结果依法认定即可;“疑似病人”的认定也应坚持相同原则,避免不当扩大;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较强的传染性和严重的致病后果,对于一些实施了具有引起新冠疫情传播危险的行为人可推定为本罪的主体。具体而言,曾经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疫区人员的人具备以下情形时也可以纳人本罪处罚范围:第一,恶意隐藏该高风险信息的;第二,明显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乏力等典型新冠肺炎症状的;第三,不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不特定人员进行接触的;第四,其他故意使他人暴露于病毒风险中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3: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