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实名制举报需要证据吗
释义
    举报他人需要提供证据,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接受举报的工作人员应记录笔录,报案人签名确认。诬告与举报需严格区分,只要不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有出入或错告,也要加以区别。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需保障举报人及其亲属安全,举报人可保守秘密。对于举报材料,应迅速审查,符合犯罪事实需立案,否则不立案并告知原因,控告人可申请复议。
    法律分析
    举报他人原则上是需要证据的,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拓展延伸
    实名制举报:确保举报者的真实身份与证据的合法性
    实名制举报是一种重要的举报方式,它要求举报者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确保所提供的证据具有合法性。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举报者的权益,同时也保障被举报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实名制举报,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举报和恶意中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举报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同时,实名制举报也有助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便于核实举报事实,确保公正和公平。因此,实名制举报需要举报者提供真实身份,并提供合法、可靠的证据,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法治环境。
    结语
    实名制举报是一种重要的举报方式,要求举报者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和合法证据。这一制度旨在保护举报者权益,同时也确保被举报方的合法权益。实名制举报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举报和恶意中伤,提高举报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同时,实名制举报有助于相关部门调查和处理,保证公正和公平。因此,举报者应提供真实身份和合法证据,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治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七条 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背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活动。
    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应当遵守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规范。对严重违反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规范的组织和个人,由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运送、邮寄、携带或者通过互联网传输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或者有关部门予以没收、阻断传输,并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将没收、阻断传输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移交档案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