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税后工资扣除的费用很多人以为扣完个人所得税就完了,其实这个就错了。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部分以后,实际到手的钱。而其中,对于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个人所得税只占非常小的部分。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再说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三、社会保险的缴纳比例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一般是税前工资的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一般是10%。这里要注意,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要问社保、公积金有什么用,这个能说的就多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绝对是好东西,是保障生存的重要力量。最重要的是,单位从你的税前工资中拿出了21%去交个人部分,单位自身实际还要再为你支付你税前工资的39%(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1%,公积金10%)去帮你缴单位交纳的部分!税后工资是什么意思是对于刚入职年轻人来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对于工资扣缴费用一定要多加注意,这往往是衡量一个单位对职工态度的一种体现。很多企业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资上五险一金的,因为如果按照三部分来算的话你个人上的多一些但是单位给你上的更多,所以很多企业为了给自己省钱基数都是能少则少。因为法律对于企业所交费用的基数没有具体规定,所以在应聘时,最好问清工资待遇,以免在工作的选择上作出误判。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 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