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面对医疗纠纷,如何进行调解和起诉? |
释义 |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调解与起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双方可协商解决纠纷,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调解时,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签订协议。协商解决时需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原因、等级及赔偿数额,并签字。起诉时,需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书写起诉状困难,可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 法律分析 医疗纠纷出现后调解的方式是由受理调解的卫生行政部门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依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确认具体的赔偿数额,签订协议。起诉的方式是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医疗纠纷解决之道:调解与诉讼的权衡 在面对医疗纠纷时,调解与诉讼是两种常见的解决方式。调解是一种通过协商、沟通和妥协来解决争议的方法,它强调双方的合作和互惠。调解通常更加迅速、灵活,并且可以维护双方的关系。另一方面,诉讼是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的方式,它依赖于法院的裁决。诉讼过程可能相对较长,并且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的破裂。在选择调解或诉讼时,需要权衡不同因素,如争议的性质、双方的态度、证据的可靠性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解决方式是关键,以便达到公正、合理和高效的医疗纠纷解决。 结语 在医疗纠纷中,调解和诉讼是常见的解决方式。调解注重双方的合作和互惠,通过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双方关系,最终签署协议确定赔偿数额。而诉讼则是通过法院裁决解决争议,可能耗时较长且关系破裂。在选择解决方式时,需综合考虑争议性质、双方态度和证据可靠性等因素,以达到公正、合理和高效的医疗纠纷解决。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九条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医疗机构接到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九条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