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双减 政策 -法律知识 |
释义 | 法律分析: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措施 (一)优化完善课后服务体系 小学: 1.保障校内课后托管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课后开展托管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为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后15分钟。对个别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可通过学校集中照护等形式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2.提升服务质量。以“五育并举、丰富多彩”为原则,开展作业辅导、培优补短和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及各类社团活动。 3.建立学伴小组。以小学同班级、同年级、同小区(村庄)等为主要考量因素,探索建立学生学伴小组,在周末开展自助互助学习或有意义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半天。地点可选择校外或校内,由家长或教师志愿者进行管理和辅导。 初中: 4.开设晚自习。2021年9月起,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日),各初中学校开设晚自习,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复习预习、阅读学习,学校安排学科教师答疑辅导。晚自习时长约2小时,由各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时间。 5.周六校园开放服务。2021年9月起,每周六在不上新课前提下,开展培优补短和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周六课程鼓励探索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二)建立作业管理机制 6.控制作业总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教研(备课)组、年级组统筹,以班级为单位调控作业总量、结构和难度,确保学生多数书面作业在校内完成,课后回家作业以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背诵、查漏补缺、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为主。 7.布置分层、弹性作业。设置由易到难梯度性A、B、C组题。一般情况下,A组题立足基础,为面向全体的必做题;B组题立足能力培养,为面向大多数的选做题,学生可自主确定完成全部或部分作业;C组题立足学科拔尖生培养,为拓展型发展型题目,适合少部分学生选做。 8.严格作业批改管理。实施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制度,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改变学生成绩呈现方式 9.实行成绩等级制。小学一至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所有考试、测评成绩均实行等级制,等级确定办法由各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学校、任课教师不得发布或向学生和家长透露具体分数和名次。 (四)加强课堂教学 10.实施零起点教学。中小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落实零起点教学,消除家长顾虑,避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超前培训。 11.提高课堂效率。深入推进有序、有趣、有效,具有笑声、掌声、辩论声的“三有三声”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腾出时间。 (五)强化家校协同合力 12.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倡导家长学校实施学分制、毕业制,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家庭教育理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