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投资人被推销一些虚假的金融产品,是否构成诈骗? |
释义 | 法律分析:如果投资人被推销的金融产品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性销售等违法行为,且投资人因此受到了经济损失,则构成诈骗行为。投资人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并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诈骗数额巨大的;(二)以危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数额较大或者给他人造成较大损失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商品或者服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作虚假宣传,不得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声称或者暗示没有实际依据的质量、功能、规格、承诺、赠品或者奖励,并且应当真实、清晰、明确地告知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他人虚构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诱导、欺骗他人买卖证券或者进行其他证券交易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消费者或者其他权利人因合同纠纷或者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纠纷提起诉讼的,可以请求被诉之人公开其有关信息,保护消费者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仅为部分法律规定,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案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