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公民有哪些义务 |
释义 | 我国公民的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一、对子女安全监护和教育内容 监护人对子女进行管理教育如下: 1、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3、有义务配合学校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4、有义务教育子女不单独外出,不做有危险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等; 5、有义务将子女的身体异常情况和不正常情绪通报学校,避免发生意外; 6、有义务做好子女在脱离学校和家庭期间,如上学、放学路上和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7、有义务检查子女是否带有可能造成他人危险或生命安全的物品; 8、有义务教育子女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他们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9、有义务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制止、纠正子女可能会引发人身伤害的想法、做法和习惯。 二、继父母是否有义务赡养子女? 继子女有义务赡养继父母,只要继父母子女之间形成了合法有效的扶养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与亲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一致,所以对继父母,继子女依法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继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继父母,有要求继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