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正常信访对子女的影响 |
释义 | 正常信访对孩子将来没有影响。上访不会留案底,上访是公民的权利,而留有案底是指对违反刑法而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信访是合法的,正常信访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进行信访,只要按照规定行使权利是受保护的,是一项正常的法律活动;如果是口头形式,相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信访人的个人信息、请求和理由。 依法有序信访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合法权力。在信访过程中,公民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理表达诉求,任何采取极端方式非访、缠访、闹访及越级上访的,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违法上访,触犯法律,依法处理,影响家人。违法个人信息永久记录,将影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政审,从而影响考学、入党、征兵、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等。 通过信访活动反映诉求是公民的合法权力,但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常开展。对于不听劝阻,采取各种形式进行非正常信访,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受到处罚,不仅对自身诉求无益,还会影响子女等直系亲属考学、入党、入伍、报考公务员就业。 信访的流程是什么? 1、登记立案,信访受理工作实行第一受理人制度; 2、协调分办,办公室根据第一受理人填写的信访登记立案表进行分类,在收到信访登记立案表一日内填写信访办理单并签批拟办意见送局领导批办; 3、调查及办理,在调查办理中,一般事项进行定性或简易监测后即可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4、调查处理情况一事一报,并将调查办理过程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报; 5、整理归档,办公室负责将信访事项按一事一档整理归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对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