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暑假工工资的违法性质 |
释义 | 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单位应在一个月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单位若因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可与工会协商延期一个月内支付,并需备案。《劳动法》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 法律分析 只要单位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未支付员工工资,那么久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工资就是属于违法行为。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为一个月。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一般情况下员工都需要和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调解,如果调解无效,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并且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拓展延伸 拖欠暑假工工资的法律责任与补偿措施 拖欠暑假工工资涉及到法律责任和相应的补偿措施。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雇主可能面临罚款、赔偿劳动者经济损失以及其他法律制裁。同时,劳动者也有权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补偿措施包括追缴拖欠工资、支付滞纳金、支付赔偿金等。此外,劳动者还可以要求雇主支付利息和解雇赔偿金。总之,拖欠暑假工工资违法性质严重,相关法律责任和补偿措施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和谐。 结语 拖欠工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单位应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如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调解、劳动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索赔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单位应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若因生产经营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可与工会协商一致并延期支付,但需告知全体劳动者并备案。拖欠暑假工工资涉及法律责任和补偿措施,雇主应承担罚款、赔偿劳动者经济损失等法律责任,劳动者可追缴工资、支付滞纳金、赔偿金等,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