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同行企业恶意举报怎么办? |
释义 | 法律分析: 被同行恶意举报的处理方式如下: 1、受害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恶意举报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诬告陷害等犯罪行为。恶意举报行为必须是知道事实,仍进行诬告; 3、其次恶意举报的目的必须是陷害对方,使对方受到刑事调查的不正当行为。 一、恶意举报会违反法律的情形如下: 1、举报依据必须明知是捏造事实仍在举报,才能构成诬告陷害; 2、举报的意图必须是希望陷害并使对方受到刑事追究; 3、举报的后果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4、区分诬告错告或者检举失实。如果是因为情况不明,轻罪被夸大,少罪被多起诉,那就不是诬告。 二、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如下: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