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关系恢复工资后是怎么算的
释义
    仲裁做出后即去上班。因为,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主体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为职工与用人单位,并要求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劳务关系的主体在法律上仅要求具有普通民事主体资格,而不要求具有劳动者资格或用工资格。
    二、关系的性质不同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除了存在财产关系外,还存在特殊的身份关系。而劳务关系属普通民事关系,只存在财产关系。
    三、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待遇除了劳动报酬外,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而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只有劳动报酬,不涉及社会保险。
    四、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适用普通民法。
    一、已过退休年龄还能签劳动合同吗
    无效。凡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都不能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也不属于劳动合同,双方之间适用劳务关系的规定。如果已经不符合劳动者就业的法定年龄,也不符合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那么与公司就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所以只可以签订聘用合同,性质属于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同时也不需要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二、大学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大学生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大学生能够要回工资,但是不能通过劳动仲裁。可以向法院起诉。表明在校学习的学生不具有劳动主体资格,其勤工助学期间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
    2、因而,他们之间发生的争议不属劳动争议,不能适用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能受理。
    劳动仲裁去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2、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2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