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一)营业执照正副本;
 (二)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三)公章;
 (四)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字);
 (五)公司变更(备案)登记申请书;
 (六)章程修正案(法人签字盖公章)。
 一、公司经营范围是怎么认定的
 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企业法人经营活动的范围。经营范围一经核准登记,企业就具有了在这个范围内的权利能力,企业同时承担不得超越范围经营的义务,一旦超越,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要受到处罚。核定的企业经营范围是区分企业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的法律界限。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企业的经营范围有以下要求:
 (一)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不能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注册。
 (二)企业的经营范围必须进行依法登记,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范围以登记注册机关核准的为准。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三)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
 二、注册公司时经营范围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一般经营范围
 指不需要行政许可部门审批、备案,企业可自由自主选择经营的项目,此类项目由企业直接向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并记载在营业执照上即可。
 (二)许可经营范围
 指某些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行政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后方可开展该业务。这意味着从事该项经营业务的最终确认需要营业执照与许可文件共同获得。
 许可模式分为前置与后置:
 前置许可项目:
 指申办营业执照前要先行取得行政许可部门的批准文件;
 如:互联网经营服务(ICP),加工生产
 后置许可项目:
 指申办营业执照,并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注明该项目后,方可向相关行政许可部门提出审批申请,取得审批后开展经营活动;
 如:美容美发,食品流通经营,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
 (三)备案经营范围
 指申办营业执照,并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注明该项目后,方可向相关行政许可部门提出备案申请,备案通过后开展经营活动。
 如: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综上:涉及前置许可、后置许可以及备案的项目,需要营业执照配合相关许可或备案文件使用才具备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