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把人气死了触犯法律么
释义
    气死人是否负法律责任,要看你的语言、行为是否有侮辱性质;你的语言、行为是否会使一般人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增加;你是否知道对方年老或者可能有心脏病等疾病。一般都是通过上面的情节来判断的。有以下情况:
    一是行为人明知对方精神脆弱、生理有疾,可能会被气死,而故意追求气死对方的结果,那么,这种以“气”的行为方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即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是行为人主观上存有过错,但不具备追求对方死亡的目的,在纠纷中恶语伤人,侮辱刺激对方,进行精神干扰,这种情况下的“气死人”,本质上构成民事法律调整的侵权行为。
    案例:
    江西省峡江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邻里纠纷吵架“气死人”的民事赔偿案。法院按损伤参与度,根据比例原则,依法判决被告对死者承担25%的责任,赔偿死者家属3万余元。
    2013年3月14日,王某因李某在其耕种的土地上种植作物,遂到李某家进行交涉,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争吵。后在他人劝解下,王某离开了李某家。
    当晚,李某因身体突感不适,送往医院治疗过程中因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死者李某死亡后果,高血压脑出血系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与他人发生纠纷是本次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发因素,被鉴定人的损伤参与度为三级(75%)。死者家属向王某索赔未果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死者李某虽因自身疾病去世,但被告王某在明知李某年老体弱、脑部有病做过手术的情况下,为邻里琐事与其争吵,被告与李某之间的争吵行为是导致李某死亡的诱发因素,被告在李某死亡过程中的损伤参与度为25%,故其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依照相关法律并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法院遂做出上述判决。
    这要看具体情况,
    1、主观无恶意。气死他人时,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正常说话,因为对方比较激动导致死亡;气人的人主观上既没有杀人、害人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实施杀人、害人的行为,因此对死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2、双方在主观上都有过错,吵架、斗嘴的环境、用语的激烈程度不同,行为人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1)双方在公众场合,气人的人用语激烈,对受害人进行侮辱、诽谤,受害人无法承受侮辱气死的,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一般是犯侮辱罪。
    (2)气人的人,主观恶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种疾病不能激动,如有心脏病,还是故意找茬刺激对方,达到惩罚他的目的。如果采用侮辱、诽谤的方式刺激对方,造成对方死亡,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刺激对方,使对方身体受到伤害的,将构成故意伤害罪。
    (3)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想通过气人的方式谋杀他人,定故意杀人罪。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