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一审开庭后一般多久下判决书
释义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债权人起诉债务人需要的手续有什么
    债权人起诉债务人需要的手续有以下内容:
    1、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可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执行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二、不支付赡养费应当怎样处理
    成年子女不给赡养费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向子女所在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起诉状等,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支付赡养费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三、债权人与债务人产生纠纷如何去解决
    债权人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1.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可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执行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