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判决书下来并不意味着立即结案,具体情况需分析。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且被告履行义务,则结案;否则,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审判决需等对方领到判决书后15天生效,如对方上诉则需等待二审。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 法律分析 判决书下来了是不是就结案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法院审理案件,判决后,当事人都没有在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法院就结案了; 第二,被告没有按判决期限履行义务,属于案结事没有了结,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告履行了义务,是结案了。 另外,对于不同审级的案件,判决书下来是否就意味着结案,也不同: 1、如是一审判决书,对方不上诉的情况下,要等对方领到判决书后15天才生效,如果对方上诉,要进行二审,就要再等几个月才能结案。 2、如果是二审,二审判决下来就是终审判决。 拓展延伸 判决书生效后是否意味着案件终结? 判决书生效后并不一定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判决书生效意味着法院对案件作出了最终裁决,并具有法律效力。然而,仍可能存在上诉的可能性。当一方不满意判决结果时,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如果上级法院接受上诉并对案件进行审理,那么案件并未终结。只有当上诉程序全部完成,且没有再次上诉的情况下,判决书的生效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因此,判决书生效只是案件进行到一个阶段,而不代表最终的终结。 结语 判决书生效并不等同于案件的终结。判决书生效意味着法院对案件作出了最终裁决,并具有法律效力。然而,仍可能存在上诉的可能性。只有在上诉程序全部完成、没有再次上诉的情况下,判决书的生效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因此,判决书生效只是案件进行到一个阶段,而不代表最终的终结。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