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著作财产权转让后原著作权人还能使用吗? |
释义 | 版权转让后,著作权与原件所有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转移原件所有权并不等同于转移作品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8条,自然人创作的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职务作品中,某些特定作品的著作权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享有,并可给予作者奖励。 法律分析 版权转让后著作权涉及两种性质的权利:一种是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谁拥有原件,谁就是原件财产权的所有人;另一种是著作权,著作权是依创作或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是对作品这种智力成果的拥有,而不是指拥有该智力成果的载体。作者对作品著作权的拥有与所有人对作品原件的拥有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因而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并不等同于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创作的职务作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拓展延伸 著作权转让后,原著作权人的使用权是否保留? 著作权转让后,原著作权人的使用权通常会受到限制。一旦著作权转让完成,原著作权人通常不再拥有对作品的使用权,除非在转让合同中另有约定。转让合同可能规定原著作权人可以保留特定使用权,如个人使用权或署名权。然而,这些权利通常是有限的,不得干涉著作权的归属方的权益。因此,原著作权人在转让后使用作品时需要谨慎,遵守合同规定,以免侵犯著作权归属方的权益。建议原著作权人在转让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寻求法律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著作权转让后,原著作权人需注意使用权的限制。转让合同规定了原著作权人的使用范围,通常不得侵犯著作权归属方的权益。建议原著作权人在转让前仔细阅读合同,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意见,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申请保全等,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九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