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共同危险行为如何认定
释义
    共同危险行为的认定:
    1.共同危险行为的实施主体为两人或两人以上。
    2.加害人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之内,但不能判明。
    3.共同危险行为具有导致他人权利受损的危险,并且造成了致人损害的后果。
    4.共同危险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造成损害后果的原因。
    一、醉驾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标准
    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不仅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包括具体危险)的发生。如对醉酒驾车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必须同时符合该罪的主客观条件,不能简单以危害后果判断醉酒驾车是否构成该罪。根据是否造成严重危害后果,醉酒驾车可以分为多种情形,不同情形下需要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厘清界限的程度也不同。
    二、如何区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有: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选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法律不会予以保护。
    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三、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是怎么认定的
    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首要条件是犯罪主体上必须二人以上,因此当“追逐竞驾”情节恶劣构成危险驾驶罪时;
    而且是二人以上以竞速为目的进行超速驾驶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显然具有危险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应当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如果行为人“醉酒驾驶”是由劝酒人强行劝酒导致的,而且劝酒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醉酒者的危险驾驶行为,亦具有危险驾驶的犯罪故意,因此对劝酒者可以以危险驾驶罪共犯论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