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能否获得薪资? |
释义 | 股东在公司上班可以发工资,但必须同时担任董事或监事职务。股东不担任职务时,不能发工资。工资是劳动报酬,不是股东身份带来的。若股东既是员工又为公司劳动,则公司应发工资。 法律分析 股东在公司上班是可以发工资的,按照《公司法》,公司应该给自己的雇员发工资。股东不在公司上班,且不担任董事,监事职务,不但不应发工资,而且不能发工资。关于工资工资是劳动关系存在期间员工的劳动报酬,不是作为股东就有的,必须你为这个公司劳动了。如果你既是这个公司股东同时又为这个公司劳动,那么这个公司应该给你发工资。 拓展延伸 股东薪资分配规定及相关法律解读 股东薪资分配是指股东在公司经营中是否有权获得薪资的问题。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通常不以薪资的形式从公司中获得报酬。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股息分配和资本增值上。股东作为公司的股权持有者,其收益来源于对公司的投资回报。然而,在特定情况下,股东可能以其他形式参与公司的经营并获得报酬,如担任高级管理职位或董事会成员。在这种情况下,薪资的分配通常需要遵循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平合理。因此,股东能否获得薪资取决于具体的公司规定和相关法律要求。 结语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在公司上班且为公司劳动时应获得工资。然而,如果股东不在公司上班且不担任管理职务,通常情况下是不应该获得工资的。股东的收益主要来自股息分配和资本增值。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股东以其他形式参与公司经营并担任高级管理职位,他们可能会获得薪资。具体而言,股东是否能够获得薪资还需要根据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