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异物混入食品应该怎样投诉? |
释义 | 在食品中发现了异物,可以尝试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或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如果食品中有异物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则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分析 一、如果在食品中发现了异物,应该如何有效维权呢? 1. 首先,您可以与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协商,尝试达成一致意见并解决问题。 2. 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寻求帮助并维护自身权益。 3. 最后,如果以上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途径来索要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二、食品中有异物可能涉嫌什么罪名 食品中有异物可能涉嫌以下食品安全罪名: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食品中有异物,行为人可能涉及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行为,销售金额较大的,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如果食品中的异物足以造成食源性中毒或食源性疾病,则可能涉嫌该罪名。 (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果该异物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则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拓展延伸 在食品中吃出异物应该如何取证 1、请保留好票据、产品、原产品包装、以及异物或者产品异常状态。 2、因为食品的特性,在交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产品变质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拍照取证。 3、可以先跟商家交涉,反应上述情况,要求反馈及赔偿。 结语 维权可协商、举报投诉、起诉,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食品中有异物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五十一条 转基因食品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九十条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适用本法有关食品检验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