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名誉权怎么维护 |
释义 | 被侵犯名誉权,如何维护,要及时制止、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需要搜集的证据就是凡是侵犯您名誉的相关证据都要固定,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一、什么是名誉和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 1、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 2、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怦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侵犯名誉权的侵权责任 人民法院依照《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和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继续履行; 8、赔偿损失; 9、支付违约金; 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1、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