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右大拇指截肢几级伤残 |
释义 | 法律分析:要根据伤残鉴定结果确定是几级伤残。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应当等病情稳定以后,携带工伤认定书、病例资料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只有鉴定为伤残等级的,才可以按照伤残等级,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在各自所承担的比例范围之内进行应当赔偿。 一、工伤鉴定的程序是什么? 在进行伤残鉴定时,一般需要按以下流程进行: 1、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或医疗终结后,可携带相关申请资料,至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资料应含《工伤认定决定书》及复印件、伤残职工身份证明资料、就医病历等一切相关资料。 2、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若材料不全,会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补全。 3、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资料齐全后,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会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申请工鉴定需要一定的费用,但现在各地的收费标准不同,大部分地区工伤残鉴定费用约350元。一般情况下,工伤鉴定费由劳动部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受伤职工进行伤残鉴定的,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但如果是因病或非因工伤残进行鉴定的,鉴定费由申请人承担。 申请工伤鉴定后,一般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鉴定)之日起60日内,就可以收到鉴定结果,但如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延后30天才能收到鉴定结果。故在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最慢亦应当在90天后收到鉴定结果。 二、工伤伤残等级 概念 是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是对职工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即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进行受伤等级鉴定的标准。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如下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①《工伤认定书》(或单位开具的工伤证明); ②身份证原件; ③相关的工伤诊断资料(包括:医院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X光、CT等检验资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相关资料后,开具劳动能力鉴定《介绍信》交申请人。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的医务鉴定机构按照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对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废等级。(在该标准颁布前,暂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执行。) 3、工伤职工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须携带下列资料: (1)社保部门出具的鉴定《介绍信》;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包括反映残情及面容的彩色3R照片2张、1寸证件相5张; (4)定点医院诊断证明及出院证; (5)重要的仪检报告单(如:MRI、CT、ECT)等医疗资料。非参保职工申请鉴定时还须携带单位的工伤证明(或社保部门的《工伤认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三、工伤鉴定去哪里鉴定 工伤鉴定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 1、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一、劳动者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以后下一步的做法如下: 1、核对鉴定结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2、估算赔偿数额; 3、处理赔偿事宜。 二、工伤鉴定程序如下: 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总而言之,工伤鉴定要去当地的劳动局里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如果经过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申请人达到工伤标准的,申请人就可以找工伤保险基金会和用人单位来进行赔偿,具体的赔偿根据工伤鉴定出来的伤残等级来确定,如果双方对工伤鉴定结果有异议的,也可以申请进行二次鉴定。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39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