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抵押担保是指借款人将其拥有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给贷款人作为借款的担保。由于抵押物通常是借款人具有重大价值的财产,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贷款人有权强制变卖抵押物以偿还贷款。因此,在抵押担保过程中应当注意规避风险,避免担保物被强制出售而造成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抵押法》第二十五条: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双方应当如实告知对方其与抵押财产相关的权利、债务或其他事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六条:担保人提供担保,须要求债权人将债权行使的顺序、范围告知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一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城镇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得作为抵押物。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以上法律依据和法规提示我们,进行抵押担保时,借款人和贷款人要充分沟通,协商确定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损失。同时,在选择抵押物时要谨慎,不能选择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作为担保物。最后,签订合同时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保证合同的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