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收据为什么不被法院支持 |
释义 | 人民法院不将收据作为审判的证据的原因是:收据提交不及时或无法证实真实性,对方有相反证据。民事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确定管辖法院,写起诉状,整理证据,立案,交费,等候审理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不将收据作为审判的证据的原因有: 1、收据提交不及时,又不能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 2、收据不能查证属实,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对方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收据。 民事纠纷的起诉流程有: 1、确定管辖法院,起诉前要确定的首要问题是向哪个法院起诉。原告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2、写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被告基本情况,原告明知被告下落不明的,应当在诉状中注明该情况,并尽可能提供被告的信息以及原户籍地; (2)诉讼请求,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如系给付物的,应写明种类和数量;如系给付行为的,应写明为何行为或不为何行为; (3)事实和理由,是民事诉讼原告对其诉讼请求的佐证和支持; (4)署名和时间,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签署时间。 3、整理证据,具体包括: (1)书证;即通过记载的内容来反映案件事实的文字或其他资料,如借条、合同文本等。 (2)物证;即通过物品本身来反映案件事实,如买卖合同样品、故意伤害案件中的凶器。 (3)视听资料;即录音录像资料,如监控器摄录下来的录像、手机录音录像等。 (4)证人证言;知悉案情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一般来讲,证人应出庭作证。 (5)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对案件事实所做的陈述性发言。 (6)鉴定结论;是指有鉴定资质的法人机构对案件中需要鉴定的情况出具的鉴定意见。 (7)勘验笔录。是指有权机关如公安机关对案件发生后对现场进行的勘验检测后形成的记录材料,如交警在交通事故出警后制作的笔录等。 4、立案,即到管辖地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提供证据。 5、交费,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等候审理判决,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 7、申请强制执行,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对方仍然没把钱全给你的,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结语 人民法院不将收据作为审判的证据的原因有:一是收据提交不及时,又不能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以不予采纳;二是收据不能查证属实,对方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民事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确定管辖法院、写起诉状、整理证据、立案、交费、等候审理判决以及申请强制执行。这些步骤都是为了保障诉讼的公正和合法性,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