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股东?股东有哪些资格要求? |
释义 | 自然人作为公司股东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有效进行投资协议签订、章程签署、出资缴纳等法律行为。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出席股东大会、表决权等权利。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股东指一般自然人股东。 法律分析 自然人作为公司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作为股东才能有效地进行相关投资协议的签订、章程的签署、出资的缴纳等法律行为。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拓展延伸 股东的权利和责任有哪些? 股东作为公司的股权持有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股东的权利包括参与公司决策、享有红利分配、优先认购新股等。他们有权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并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此外,股东还享有公司资产分配时的优先权。然而,股东也有责任承担风险和义务。他们要履行诚实信用、保护公司利益、遵守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等责任。股东还应当按时缴纳股本款项,不得违反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行为。总之,股东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维护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结语 股东作为公司的股权持有人,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有效地参与相关投资协议的签订、章程的签署和出资的缴纳等法律行为。股东可以是机构股东或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股东指自然人股东。股东享有参与公司决策、红利分配和优先认购新股等权利,同时也要承担风险和义务,履行诚实信用、保护公司利益、遵守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等责任。股东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维护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行为的,不能作为个人股东: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 (四)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企业破产清算完结后未逾三年。 (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逾三年。 (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 (八)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