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违反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罪行,主要涉及非法出口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等。本罪要求行为人明知将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携带、运输、邮寄出境,并故意违反海关法规。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本罪,但过失不能成立。对于不知道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或不知道其为贵重金属的情况,可视为其他罪行,如走私普通货物罪。 法律分析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的对贵重金属禁止出口的制度。其对象是黄金、白银或者国家禁止出口的其他贵重金属。其他贵重金属,在这里是指除黄金、白银之外的诸如铂、铱、锇、钌、铑、钛、钯等为国家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贵重金属,是指具有高价值性或稀有性的金属,一般的非贵重金属或虽为贵重金属但尚未为国家禁止出口的,则不能构成本罪对象。对非贵重金属进行走私的,亦不能以本罪论处。应当指出,贵重金属,不仅指其自然本身,而且还包括含有贵重金属成份的各种制品、工艺品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将黄金、白银或其他贵重金属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走私行为基本一致。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亦可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黄金、白银或其他贵重金属仍然决意携带、运输、邮寄其出境。其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属于黄金、白银或其他资重金履,而且还要求其认识这种贵重金属为国家所禁止出口。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确实不知道为贵重金属或虽知道为贵重金属但不知道其是属于国家禁止出门而运出国(边)境,以及明知为境外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而运进国(边)境的、就不能以本罪论处,构成犯罪的,可以他罪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定罪。 拓展延伸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构成要素及法律责任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主观要素是指犯罪人具有故意或明知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或应知所走私的物品为贵重金属,并有意进行非法活动。客观要素是指犯罪人实施了走私行为,包括运输、隐藏、转移等手段,且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于走私贵重金属的规定。构成该罪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对于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具体的刑罚将根据犯罪的情节、数量以及犯罪人的前科等因素进行量刑裁定。走私贵重金属罪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法律对此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 结语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的对贵重金属禁止出口的制度,包括黄金、白银或其他贵重金属。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将这些贵重金属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而主观要件则要求行为人明知并决意携带、运输、邮寄这些贵重金属出境,且认识到它们属于国家禁止出口。走私贵重金属罪构成要素包括主观和客观要素,犯罪人将面临刑事处罚,以严厉打击和制裁此类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七条 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