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考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 2、多次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 3、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一、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区别有哪些?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相同点在于:第一,二者都是一般主体;第二,二者都是故意犯罪;第三,二者都可能造成犯罪对象的破坏;等等。但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侵犯的客体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制度及其国家所有权;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名胜古迹的管理制度。 ②犯罪对象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犯罪对象是名胜古迹,是指除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外,可供浏览的著名风景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以及受国家保护、尚未确定保护单位等级的文物古迹。 ③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行为,指未经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私自挖掘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行为人之行为既可以公开实施,也可以在秘密的、不为人知的状态下进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人为地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进行涂污、刻画、烧毁、打碎等破坏行为。 ④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成立没有数额、情节方面的要求,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掘取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既可构成犯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则属于情节犯,行为人损毁名胜古迹的程度,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否则,只能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