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对老板不按时发放工资的方法 |
释义 | 如何应对单位拖欠工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是第一步,他们会给出答复并促使单位发放工资。如果劳动部门无法解决,可申请仲裁,费用由公司承担。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拿到仲裁书后15天内可起诉法院,准备资料或寻求法律援助。根据劳动法,除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保护自己利益,拿起法律武器。 法律分析 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很多,有一些情况大家有时候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例如大家工作的时候企业出现了拖欠工资的情况,这时候很多朋友们没有办法解决,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 工作之中有很多时候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这方面的问题反映,这样劳动部门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大家一个具体的答复,这样单位一般也会尽快给大家发放工资。 如果劳动部门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大家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是一个法律手段,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一般来说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这点大家不用担心。 还有一些情况是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如果大家对仲裁结果不满意,那么也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这样就进入了法院审理阶段了,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需要准备一些资料,也可以找法律援助机构帮忙。 据我的知道的情况是,根据咱们国家的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这点大家可以看看具体的法律资料就知道了,现在这类案子解决很容易,大家只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就可以了。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结语 通过劳动保障部门反映问题、申请仲裁或起诉到法院,是解决单位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记住,只要我们掌握法律武器,解决这类问题并不困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