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生如何辩护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释义 | 医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鉴定机构确定医疗过错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医方诊疗行为无过错,反击患方观点降低诉讼风险,最终保留完整病历资料并通过鉴定来证明自身清白。 法律分析 一、医生如何辩护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诉讼中并不是由法官来决定医院应该负多大责任,而是将病历资料交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确定过错、损害后果和之间的因果关系。医患双方分别陈述观点,并举证证明,由鉴定机构最终判定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存在过错判定过错参与度,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报告是法官裁量赔偿额度的重要依据。因此,鉴定机构的听证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拿出最有力的证据。 (1)需要证明医方诊疗行为没有过错 证明诊疗行为无过错需要针对患方质疑的要点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治医生是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护士具有执业证。(人员资质合法) ②医院有治疗某某疾病、实施某种手术、开设某种诊疗项目的资质。(医院资质合法) ③患者症状符合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正确。(诊断明确) ④采用此治疗方案是符合教科书、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或相关文献证据的。(方案合理) ⑤患者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医疗器械有使用适应症,无禁忌症,质量合格。(手术、医疗器械选择得当) ⑥有药物应用适应症,无禁忌症,药物之间没有配伍禁忌;血液制品来源合法,输血流程符合相关管理规定。(药物、血液制品应用合理) ⑦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及时告知病情,均签字为证。(履行了告知义务) ⑧治疗/手术前完善检查谨慎评估,治疗/手术中小心、仔细地处理,治疗/手术后密切观察、加强护理。(尽到了高度谨慎的注意义务) ⑨病情出现变化时,积极检查、请示上级医师、会诊、治疗、抢救、转诊。(尽到了诊疗义务) (2)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 ①损害后果是患者的自身疾病导致的,是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积极的诊疗行为也不能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 ③患者的损害后果在住院前就存在,而非在治疗过程中新发生的。 ④治疗疾病的过程必然会造成损害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⑤患者属于某种特殊体质,发生某种特殊情况是不可预见的。 另外,从与患者和家属的前期沟通和诉状中都可以发现患方的主要观点,针对这些观点进行反击才能有效降低诉讼风险,拉低责任比例,减少赔偿额度。 综合上面所说的,想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一定要拿证据出来才能证明自己是无责的,现在我国是法治社会,没能证据的事实是不成立的,所以,在发生纠纷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好全部的病例资料,只有通过鉴定才能更好的还自己一个清白。 结语 医生在医疗纠纷中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充分证明诊疗行为无过错,并与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为此,医生应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医生和医院的资质、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案、适当的手术和药物应用、告知义务的履行以及高度谨慎的注意义务等。此外,医生还应针对患方质疑的要点进行反击,降低诉讼风险,减少赔偿额度。在法治社会中,只有通过鉴定和证据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医生应妥善保留全部病例资料,并在需要时进行鉴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第二十五条 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和其他需要告知的事项。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师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第二十九条 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第二十条 医师个体行医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