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 |
释义 | 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刑罚和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特别严重者将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同时,从事职责或服务过程中获取的个人信息被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也将受到相同罚款处罚。 法律分析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如果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被出售或提供给他人,将会从重处罚。如果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将会被判处与违反第一款规定相同的罚款。 一、贩卖个人信息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什么?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1、违反国家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 (1)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2)违反信息控制人单方承诺或者特定行业规范承诺对个人信息加以自律性保护的,不构成本罪。 2、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的行为: (1)出售是指将自己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以一定价格卖与他人,自己从中谋取利益的行为; (2)非法提供是指违反国家关于保守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将自己履行职务过程中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以出售以外的方式提供他人的行为(不包括自己使用的行为)。 3、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所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结语 贩卖个人信息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