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算抵扣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 |
释义 |
法律主观: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进原辅材料、销售产品发生的税额后,在计算应缴税额时,在销项增值税中应减去的进项增值税额。 一、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四种方法 1、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对增值税额进行了单独注明,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进行抵扣是最为常见的抵扣方式,所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论是对方纳税人自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在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论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为16%、10%、6%,还是3%,均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进行抵扣。 2、凭缴纳的完税凭证抵扣。根据增值税规定,进口货物在进口环节由进口货物的单位缴纳增值税。进口货物环节增值税是由海关代为征收。所以,进口货物的进项税抵扣是根据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取得的属于增值税扣税范围的海关缴款书,需经税务机关稽核比对相符后,其增值税额方能作为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3、计算抵扣。可以自行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情况包括:一是购进农产品。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按以下公式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农产品买价×10%。二是取得的通行费纸质发票(不含财政票据)。 4、核定抵扣。实行增值税核定抵扣仅限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纳入试点范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实施核定扣除办法。 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范围是什么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三、增值税进项税为什么可以抵扣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价外税,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 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讲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现。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
随便看 |
- 夫妻共有房产一方被起诉怎么办?
- 夫妻一方被起诉,另一方是否需承担连带责任?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嘛,共同财产会影响嘛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么,共同财产会影响么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吗,共同财产会影响吗?
- 夫妻一人犯罪对另一方财产会没收吗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吗,共同财产会影响么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嘛,共同财产会影响嘛?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嘛?,共同财产会影响嘛?
- 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会影响么,共同财产会影响么?
- 夫妻一方犯罪能追究共同财产吗
- 夫妻共同财产涉嫌违法有什么后果
-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犯罪如何分割
- 夫妻一方犯罪怎样赔付对方财产?
- 夫妻离婚后一方犯罪会影响另一方吗
- 夫妻一方犯罪有义务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补偿吗
- 夫妻一方犯罪可以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补偿吗
- 夫妻一方犯罪是否有义务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补偿?
- 夫妻一方犯罪怎样赔付对方财产?
- 夫妻一人犯罪对另一方财产会没收吗?
- 一方犯罪赔偿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 夫妻一方犯经济罪会查封共同财产吗
- 夫妻分居后一方犯刑法,另一方有责任担当吗?
- 夫妻刑事对一方的影响 -法律知识
- 夫妻一方因犯罪公司会不会收走财产
- 绞刑
- 绞刑案件
- 绞刑架
- 绞刑具
- 绞刑台
- 绞刑执行人
- 教代会
- 教导所
- 教范
- 教父
- 教改
- 教皇
- 教皇代表
- 教皇分界线
- 教皇权
- 教皇文件
- 教皇职位
- 教皇仲裁
- 教皇敕令
- 教会财物
- 教会法
- 教会法典
- 教会法规
- 教会法学
- 教会法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