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主权豁免权是什么意思
释义
    国家的管辖权包括域外与域内、对人、对物和对事的管辖,以及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属地、属人和保护性管辖是其中的一部分。管辖权冲突可通过国内立法、国际公约和协商解决。国家主权豁免指国家及其财产免受他国司法、行政和立法管辖,但可通过放弃方式实现。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豁免权的放弃。
    法律分析
    1、国家的管辖权概念:国家根据自己内部的法律,自主的对的人,物和时间惊醒管理和处置,并排除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非法干涉具体说,分为以下情况理论上国家的管辖权分为:
    一,域外管辖和域内管辖,
    二,对人管辖,对物管辖,对事的管辖,
    三,立法管辖,司法管辖,行政管辖,
    四,属域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A.属地管辖权以领土为对象对领土及资源管辖;以领土为范围,对领土内人、物、事管辖B.属人管辖权包括船舶、航空器、航天器等获得国籍的特定物C.保护性管辖权两个条件:
    ①外国人在领土外行为所侵害的是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
    ②该行为根据行为地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管辖权两种方式:
    ①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拘捕和管辖
    ②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D.普遍性管辖权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补充,还包括:灭绝,贩卖毒品,,实施酷刑,劫持航空期等犯罪
    2、管辖权的冲突和解决A.国内立法中采用多种管辖权相互配合制定冲突适用规则B.通过多边国际公约划定缔约国之间某此管辖权或协调管辖权冲突,包括确立有关国家专属管辖权C.通过有关国家间的协商调整
    3、国家主权豁免A.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或免受他国管辖,“包括他国的司法,行政,立法管辖的豁免”通常的豁免是指司法意义上的豁免B.国家豁免权放弃国家可以资源地就其某中行为或者不行为接受外国的管辖,对其中的某个方面或者某种行为,接受外国的管辖放弃的方式有:
    1,书面文件表示放弃
    2,积极行为表示放弃如国家参加诉讼等
    3,执行豁免的放弃,也需要国家做出“明示放弃”的意识表示,限制豁免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豁免权的放弃
    结语
    国家的管辖权是指根据国内法自主管理和处置人、物和时间,并排除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非法干涉。管辖权可分为域外和域内、对人、物和事的管辖、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属域、属人、保护和普遍管辖。管辖权冲突可通过国内立法、多边国际公约和国家间协商解决。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国家及其财产免受他国司法、行政和立法管辖的豁免。国家可以通过书面文件、积极行为或明示放弃方式放弃部分豁免权。商业行为本身并不意味着豁免权的放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正):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三条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职权范围内,为实施本法分别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具体措施和办法。
    自治区和辖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法的具体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正):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二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第一节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八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或者有关区域内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可以建立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