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中主体不适格应注意哪些问题 |
释义 | 签订合同的主体有自然人、法人等组织。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合同主体不合格,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有效。合同主体不合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没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第二,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行为主体表面上符合普通的民事主体资格,但在特定交易中属于不适格主体时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例如,第一,没有处分人的权利。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了处分权的,该合同才有效。否则,该合同无效。除了符合善意取得的情况。 (2)没有法律规定的资格。法律规定的一些特定商业活动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进行,没有特定资格的主体在该项目上签订的合同不仅无效,还有合同欺诈的嫌疑。 (3)合同约定合同当事人以外第三人履行的义务。根据合同的相对性,承诺第三方应履行的义务不能对第三方产生约束力。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合同无效并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