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或克服的情况,因此不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需要证明不可抗力的条件,如事件导致违约、直接导致、及时通知等。如果出现不可抗力,当事人可以在消除后继续履行替代履行等责任,或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首先,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或克服的客观情况。 其次,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再次,适用不可抗力免责应具备以下条件: (1)证明导致违约行为的事件属于“不可抗力”; (2)证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前不存在违约行为; (3)证明违约行为由不可抗力事件直接导致; (4)在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第一时间告知合同相对方。 最后,当出现不可抗力情况时,当事人可以在消除不可抗力后继续履行替代履行等责任。如果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根本目的无法实现,则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该内容由 谷艳艳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