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民事诉讼中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人员有哪些 |
释义 |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一、劳动仲裁委托代理人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当事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作为代理人:(一)律师;(二)当事人的近亲属;(三)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四)有正当理由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 二、公司诉讼代理人有哪些啊? 公司诉讼代理人一般包括公司董事、股东、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工作人员等人员。诉讼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权限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除法律规定必须由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的案件外,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 三、公民代理需要的材料 1、《授权委托书》; 2、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3、是近亲属,应当提交婚姻关系证明、户口簿或者公安机关、有关社区等出具的可以证明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系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 4、是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劳动合同、人事合同或者社会保险关系等可以证明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或者人事关系的书面材料; 5、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公民代理推荐函》,以及可以证明当事人、被推荐人与该社区、单位、有关社会团体之间关系的书面材料,并说明推荐理由; 6、非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由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签名的《受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7、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条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二条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委托事务,但是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委托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