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诉死刑是否合法? |
释义 | 根据中国法律程序,一审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或检察院提出上诉或抗诉,高级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则需报请最高法院核准。如果高级法院经过二审程序不同意死刑判决,而改判为死缓,则无需再报请最高法院核准,立即生效。最高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判决立即执行,不得上诉。被告人及其亲属如认为判决有错误,可向最高法院或最高检察院提出申诉,但申诉不影响判决的执行。 法律分析 看是一审还是已经核准后,若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若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立即执行判决,并不得上诉。如果被告人及其亲属认为案件确有错误,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不影响判决的执行。 拓展延伸 上诉死刑的合法性:法律与伦理的边界 上诉死刑的合法性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法律与伦理之间的边界在这个问题上变得模糊不清。一方面,支持者认为上诉死刑是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他们认为,对于严重犯罪行为,死刑是应有的惩罚,上诉则是确保公正审判的机制。另一方面,反对者则认为上诉死刑违背了人权和尊严,存在着司法错误和滥用的风险。他们主张废除死刑,以避免对无辜者的不可逆伤害。在这个问题上,法律与伦理的边界是模糊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以找到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 结语 上诉死刑的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上诉死刑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而反对者则认为其违背人权和尊严。在法律与伦理的交汇处,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以找到平衡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二审效力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九十四条上诉、抗诉 人民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及其近亲属、辩护人。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服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辩护人经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同意,可以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