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和解协议后可以起诉吗 |
释义 | 在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的行为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情况如果想要进行和解的话,最好进行和解,如果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这个时候也是可以进行起诉的,如果双方是私自签订的协议,这个时候一般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随时在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一、刑事和解后还能起诉 一般和解之后是不能再起诉的,要是和解协议有失公平是可以进行起诉的。和解协议系原、被告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属合法。但是该协议是在原告未做伤残等级鉴定的情况下签订的,如果不允许原告行使诉权的话将明显显失公平,但是原告不能直接起诉要求被告赔偿,而应向法院行使撤销权之诉。 二、二手房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解决二手房买卖纠纷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具体如下: 1、和解是二手房买卖纠纷解决机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指二手房买卖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协商、妥协和让步,最终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但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2、二手房买卖双方也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到有关部门进行调解; 3、双方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争议,进行仲裁,达成协议; 4、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二手房买卖双方也可以在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约定,一旦发生纠纷,由仲裁机构管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争议,法院在这里没有管辖权。此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当注意三年的诉讼时效。超过此期限,胜诉权将丧失。 三、合同经济纠纷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合同经济纠纷一般可以作如下处理: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在自愿原则下解决纠纷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主要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向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方式。合同纠纷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