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合同成立。当事人可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然人签字或盖章,法人或其他组织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或盖公章。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就当事人来说,无非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订立合同一般由订立合同的自然人签字或盖上自己的姓名章;法人、其他组织订立合同一般是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名或盖上单位的公章。法人、其他组织应该盖什 拓展延伸 公章的法律效力:合同约束力的关键因素 公章在合同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是合同约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公章的使用是为了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章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签署合同的必备条件之一。公章的盖章行为代表了法人或组织的意愿,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当公章盖在合同上时,它证明了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公章的合法使用对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约束力至关重要,是合同约束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语 公章的合法使用是确保合同有效性和约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代表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愿,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章的盖章行为证明了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确保公章的正确使用,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