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的无效性定义 |
释义 | 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结合,在法律上无效。无效婚姻类型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患有不宜结婚疾病且未治愈、未达法定结婚年龄。无效婚姻自始至终无效,男女只能以同居关系处理。结婚登记时需注意无效婚姻,否则不利于个人利益。 法律分析 一、无效婚姻是指什么 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 二、无效婚姻的类型有哪些 1、重婚的。 意思是,男女双方或者只有一方已经与他人办理过结婚登记或者与他人构成事实婚姻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相应的,即使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也是无效的。如果一方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属于重婚,但后来与原配偶离婚的,则在一方与原配偶离婚之后,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即是合法有效的,已经不再属于无效婚姻。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意思是,如果男女之间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亲属关系的,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直系血亲,指的是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指的是与自己出自同一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情况,不论是不是同辈份。即包括兄弟姐妹,不论是不是同父同母;堂兄弟姐妹、姨、姑、舅表兄弟姐妹。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意思是,只有在一方或双方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而且在结婚以后,没有治愈的,则属于无效的婚姻。如果结婚时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但结婚以后已经治愈的,则属于合法的婚姻。 4、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意思是,男女任一方没有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无效的。法定的结婚年龄为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这里的周岁是按公历生日计算的实足年龄。如果办理结婚登记时没有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但现在双方都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就是合法有效的。已经不再属于无效婚姻。 无效的婚姻是自始至终无效的,此时男女之间只能按照同居关系进行处罚。因此,各位在进行结婚登记的时候一点要注意无效婚姻的情形,一旦婚姻无效了那么对自己的利益也是不利的。 结语 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无效婚姻的类型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尚未治愈、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无效婚姻自始至终无效,只能按同居关系处理。因此,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务必注意无效婚姻的情况,避免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七条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一方申请查询登记在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且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双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义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