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购房者遇到什么情况可以要求退房 |
释义 | 房屋买卖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我国法律在调整合同时一般有约定的会优先适用约定。因此,当出现开发商与购房者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况出现时,购房者可以依照约定解除合同。如果没有约定,出现以下三大类情况,购房者也可以要求退房。 (一)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房屋销售合同无效,购房者有权退房。通常,导致房屋销售合同无效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1.开发商的项目开发违法,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手续,不具备完备的法律文件,因此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导致合同无效。2.开发商采取欺诈手段,诱使购房者与其订立房屋销售合同,合同无效。如开发商故意告知置业者虚假情况,如竣工日期、装修规格及质量标准等,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合同无效。 (二)开发商违约的,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开发商的责任。也就是说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购房者不能购买,不能如期收房或者不能以合同的要求收房时,购房者可以退房。例如下面几种情况:1.开发商预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能销售该房产;2.开发商逾期交房构成根本违约,经催告3个月后仍不能交付使用的;3.房屋结构有重大质量问题,不能修复或者经修复仍不能得到约定的质量标准影响购房者使用的;4.由于开发商的过错,购房者不能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5.开发商变更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的;6.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3%的;7.合同约定的其他退房条件出现的。要是需要通过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的话,那一般买房子首付几成这个问题就是不得不考虑的了,另外也要根据当时的一个情况,计算一下贷款多少、年限多长是比较换算的,因为此时会涉及到支付贷款利息的问题。现实中,并不是说贷款越多越好,这样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购房者要承担更多的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