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营现金流动比率 |
释义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总现金净流量的比率。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不同行业由于其经营性质的不同(服务型、生产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别较大,因此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该比率的变化较大。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的计算公式: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的比率,根据负债的构成,该比率可以具体演化为下列3个: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①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长期负债 ②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⑧ 这3个比率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偿还短期、长期和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的意义作用: 通过该比率分析,可了解维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现金的来源,从而判别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公司运行是否健康。一般而言,公司现金流入以经营活动为主,以收回投资、分得股利取得的现金以及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接受外部投资等取得的现金为辅,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结构。预警信号: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指标相类似,当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低于50%时,预警信号产生。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第六条 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索赔等特殊项目,应当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类别中单独列报。 第七条 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第八条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第九条 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之一取得: (一)企业的会计记录。 (二)根据下列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 1. 当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2.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其他非现金项目; 3. 属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非现金项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