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工商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二是是否具备构成违法行为的相关要素。对于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主要是根据法律规定对相关行为进行界定,例如商品虚假宣传、商标侵权等。对于构成违法行为的相关要素,主要是根据事实关系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虚假广告是否具备欺骗性、商标是否具备注册条件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五条 商品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有下列情形:(一)虚构事实,误导、欺骗消费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名称或象征;(二)能够以该名称或象征作为标志区别其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企业和个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进行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七)虚假宣传;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实行以下价格行为:(二)欺诈消费者,捆绑销售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 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 第十条 经营者不得制作、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广告,不得采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