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破产清算是否可以强裁?
释义
    一、破产清算
    (一)定义
    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士组成。所谓有关机关一般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证券管理部门等,专业人员一般包括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
    (二)相关法律
    《公司法》中的破产清算是指处理经济上破产时债务如何清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即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破产概念专指破产清算制度,即对债务人宣告破产、清算还债的法律制度。
    要将公司的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区别开,它们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只规范普通清算。
    继《企业破产法》和《公司法》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破产规定》)。由于破产清算会计原理与常规会计原理大不相同,因此,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方法必然与常规会计核算不同。国家有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有1997年财政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然而在目前会计实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二、强裁破产清算
    (一)更符合概括清偿原则
    直接适用破产程序,可以避免债务人财产在程序转换前的不当减损。在保全和追回债务人财产方面,破产法具有其他法律所不具有的特殊保护作用。例如,可以对执行程序产生阻断效力。《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的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此条规定赋予破产程序对执行程序的阻断效力,而公司强制清算程序并无此种效力。倘若在出现破产原因的情况下,仍先受理强制清算再转入破产程序,在程序转化之前债务人财产可能被强制执行,导致在破产程序中可分配财产减少,从而影响全体债权人的清偿利益。又如,可以依法撤销个别清偿。《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根据上述规定,在破产案件受理之日前的六个月内,债务人进行的个别清偿行为可被依法撤销,故及时启动破产程序,将有利于破产撤销权的行使。倘若在出现破产原因的情况下,仍先受理强制清算再转入破产程序,可能导致某些可撤销的行为因超过法定撤销期间而无法撤销。
    (二)更符合清算效率与经济原则
    直接适用破产程序,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程序衔接环节。有观点认为,《强清纪要》规定强制清算程序可转换为破产程序,故先依申请受理强制清算也无不妥。但是,如果在强清案件受理审查阶段,就已发现公司存在破产原因,仍然先受理强制清算申请,再转为破产清算程序的话,必然会存在程序衔接环节,对清算效率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由于两种清算程序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适法差异可能导致企业清算成本的提高和所需司法资源占有量的扩大。例如,法院需要重新指定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的司法委托程序、清算事务和材料的移交工作、已完成清算事项的合法性审核等等,均可能导致程序成本提高和清算效率降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