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机动车有违章可以换驾驶证吗 |
释义 | 1.机动车违章不会影响换领驾驶证的申请。 2.换领驾驶证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机动车驾驶证和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条件证明。 3.车辆违章记录可以通过手机app、办公大厅查询终端、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电话查询和手机短信查询等方式查询。 4.不交违章罚款的后果包括保险公司不赔偿、驾照扣留、扣车和产生滞纳金等。 法律分析 一、机动车有违章可以换驾驶证吗 机动车有违章可以换驾驶证。车子违章只是影响车的年审,对换领驾驶证是没有影响的。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于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证。 (三)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属于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应当提交经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专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二、车辆违章记录怎么查 车辆违章记录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询: 1.车主可通过在手机上安装车轮查违章等手机app应用软件,打开手机软件后,输入车牌号、车型、发动机号,即可查询闯红灯等交通违章信息,苹果、安卓手机都支持。 2.到各市各区县交通支大队的办公大厅通过触摸查询终端查询。 3.登陆各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对外服务网站:找到车辆违章查询,输入车牌号和车辆发动机号,点击查询即可。 4.拨打声讯电话查询。 5.通过编写手机短信查询。 三、违章罚款不交后果会怎样 违章罚款不交会产生如下后果: 1.如果驾驶员没有对于车辆违章行未进行处理,那么在期间一旦不幸发生交通意外,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有权力不赔偿相关的费用。 2.如果驾驶员的车辆违章行为已经超出三笔没有处理,那么一旦行驶在道路上被交警查到,不但需要将驾驶员的驾照进行扣留的处罚,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直接对于驾驶员做出扣车的处理。 3.如果在现场被交警抓到的车辆违章行为,此时车主一定要及时将违章罚款缴纳,因为超过十五日就会产生滞纳金,每日的滞纳金按照罚款金额的百分之三进行收纳,直到你将违章罚款缴纳齐全之后结束。滞纳金不得超过罚款的总额。 结语 违章罚款不交会带来以下后果:一是保险公司可能拒绝赔偿交通意外相关费用;二是车辆违章行为累计超过三次未处理,可能导致驾照被扣留或车辆被扣押;三是现场被交警查到的违章行为,应及时缴纳罚款,否则将产生滞纳金,每日按罚款金额的百分之三计算,直至缴纳完毕。滞纳金不得超过罚款总额。因此,遵守交通规则、及时处理违章行为是每位驾驶员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十一条 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号牌。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四章 发证、换证、补证 第六十五条 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持有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机动车驾驶证,其中属于持有重型牵引挂车驾驶证的,还可以保留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 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轻型牵引挂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持有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驾驶证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驾驶证;持有驾驶证包含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有前两款规定情形之一的,车辆管理所应当通知机动车驾驶人在三十日内办理换证业务。机动车驾驶人逾期未办理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准驾车型驾驶资格作废。 申请时应当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第六十三条规定的证明、凭证。 机动车驾驶人自愿降低准驾车型的,应当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四章 发证、换证、补证 第六十八条 车辆管理所对符合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应当在一日内换发机动车驾驶证。对符合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在一日内注销机动车驾驶证。其中,对符合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六十七条规定的,还应当收回原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