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赡养老人的正确标准?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赡养老人的具体标准,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以及照顾老年人特殊需要、及时治疗和妥善安排住房等方面。同时,赡养人还应当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并让老人获得收益。 法律分析 赡养老人的具体标准包括: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老人生病时,赡养人应当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应当对老人进行照料; 3、赡养人还应当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妥当的安排; 4、赡养人还应当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获得的收益归老人所有。 赡养老人的具体内容是: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老人生病时,赡养人应当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应当对老人进行照料,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委托他人帮忙照料; 3、赡养人还应当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妥当的安排; 4、赡养人还应当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获得的收益归老人所有。 拓展延伸 赡养人的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赡养人是指在老年人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料、经济上的供养和情感上的抚慰的人。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的义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生活上的照料:赡养人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包括饮食、睡眠、排泄等日常护理工作。 2.经济上的供养:赡养人应当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提供货币、实物、劳动等经济支持。 3.情感上的抚慰:赡养人应当关心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包括倾听、沟通、陪伴等。 4.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赡养人应当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包括不侮辱、不虐待、不歧视老年人。 5.协助老年人接受医疗和康复服务:赡养人应当协助老年人接受医疗和康复服务,包括送医、陪护、提供康复护理等。 以上规定表明,赡养人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情感、经济等方面的照顾和关爱,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同时,赡养人也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结语 赡养老人的具体标准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以及照顾老年人特殊需要、及时治疗和妥善安排住房等方面。同时,赡养人还应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并让获得的收益归老人所有。这些标准和建议可以帮助赡养人更好地照顾老年人,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