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全面适当的履行合同,履行合同行为原则包括
释义
    (一)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
    (二)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
    (三)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四)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五)善良风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指的就是善良风俗原则。
    (六)全面履行原则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履行原则,又称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受合同的约束,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是自明之理。
    违约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
    (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此外,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二)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三)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四)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债权人可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五)若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的法律后果分别表现为:
    1、解除原债务的实行履行责任。因一时履行不能,债务人在不能障碍消除前不负履行迟延责任;
    2、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时,债务人有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并有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的义务;
    3、除承担违约责任。
    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签订民事合同之后,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作为合同的履行义务方以及权利方,此时在履行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民法典》所规定的的履行原则,更好的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