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是广东的户口想迁到湖南需要什么手续? |
释义 | 迁移户口的主要步骤包括申请准迁证明、开具迁移证和办理落户手续。具体所需材料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身份证、户口本、迁移原因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房产证等。不同情况下的迁移,如婚迁、建房迁移、出国注销户口、退伍复员落户等,还需要相应的证明文件。购房入户的办理需要提供购房相关证明、关系证明、户籍证明等材料,经派出所批准后办理迁入和迁出手续。 法律分析 1、去要落入户口的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准迁证明。 2、去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出迁移证(提户口)。 3、回到落入地派出所落户即可。需要身份证、户口本、迁移落户原因证明(如就业、就学、结婚、调动等)、亲属关系证明、房产证等手续。婚迁,持合法的结婚(离婚)证?分(购)、建房迁移,持房卡或住房证明3.出国(境)注销户口,持有关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单4.回国(入境)落户,持定居证或劳动人事部门核准的录用证明、护照(回乡证)或有关部门出具的证件收存(收缴)证明,回国后异地落户的,还须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的证明5.公民入伍注销户口,持入伍通知书6.退伍、复员、转业落户,持县市兵役机关,县市以上复员安置办公室发给的登记户口的证明,异地安置的,还须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的证明7.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落户,持释放证、解除劳教通知书,异地落户的,还须持原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户口的证明8.大中专学生入学户口迁移,持入学通知书9.大中专学生分配落户,持派遣证10.录用公务员、招收职工迁移户口,持录用(招收)证明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11.公务员、职工调动、辞退等户口迁移,持调动、辞退证明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12.收养小孩落户,持收养公证书或《收养证》13.解除收养关系迁移户口,持解除收养关系公证书或《解除收养证》14.离退休人员户口迁移,持离(退)休证15.与职称、职务、学历、荣誉、工龄、年龄等有关的户口迁移,持相应的证(聘)书及工龄、年龄证明16.需要凭户口准迁证方可迁移的对象,还须持迁入地县、市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准迁证17.需要经过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办理的户口迁移,还应提供上级公安机关的批准文件。购房入户的办理凡在本市购买房屋者须在所在派出所办理购房入户1、所需证明材料(1)申请入户的书面报告(2)房屋产权证、他项权证或收件收据(3)购房人与入户者关系证明、户籍证明(或户口簿)、以及劳动部门出具的失业证(指非农业户口)(4)未满18周岁者不得单独立户(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2、办理程序购房者申请入户,持以上的有关证明材料到派出所申请,凡被批准购房入户者,到派出所领榷准予迁入证明》后回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再凭《准予迁入证明》(第三联)及《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结语 办理户口迁移需要多项手续,包括准迁证明、迁移证和落户手续。具体要求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婚迁、房屋迁移或出入境等。其他情况如入伍、退伍、职业调动、学生迁移等也需提供相应证明。购房入户需提供购房相关证明及户籍证明。办理程序为先申请入户,获批后回原户口所在地办理迁出手续,再凭相关证明到新户口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具体要求可根据当地派出所的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香港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