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量刑:数额较大者,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量刑: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条件 私分罚没财物罪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处罚没的财物被相关人员私自占有、分割或转让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私分罚没财物罪属于贪污犯罪的一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适用条件包括:1.被判处罚没的财物确实存在;2.相关人员明知该财物被判处罚没,仍然私自占有、分割或转让;3.私分行为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对于犯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人员,我国法律规定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罚金、有期徒刑等刑罚。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对此类犯罪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结语 对于私分罚没财物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的犯罪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私分罚没财物罪是贪污犯罪的一种,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